化工廠之殤
【www.51dle.com.cn南京純水設備】10月15日11時許,廣西玉林陸川縣一化工廠樹脂合成反應車間內的反應釜發生爆炸。目前,該事故已致4人死亡,7人受傷,其中2人傷勢較重。
最近一系列的爆炸,讓大家都變得焦慮和恐慌,甚至懵了,化工廠怎么了?出了什么問題?在此分享一下個人近10年來在各類化工企業和工業園區的所見所感!
1、 一組數據爆炸、死亡
3月15日8時許,安徽阜陽市的阜陽欣奕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檢維修期間,清理乙二醇水箱時發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傷、1人輕傷。
3月21日14時48分許,江蘇鹽城響水縣生態化工園區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爆炸,截止25日中午12時,事故已造成78人死亡,鹽城全市醫院共有住院治療傷員566人,其中危重傷員13人、重癥傷員66人。
3月24日11時40分,江蘇鹽城響水大和氯堿化工廠一氯儲罐閥體發生泄漏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3月25日,位于煙臺招遠市辛莊鎮的招遠金恒化工有限公司發生一起爆裂著火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
3月29日21時35分,青州市永利珍珠巖廠車間發生天然氣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3人輕傷。
3月31日7時12分,江蘇昆山綜保區漢鼎精密金屬有限公司加工中心車間室外場地上存放廢金屬的一個集裝箱發生燃爆,造成7人死亡,5人受傷。
4月1日15時左右,安徽慈湖高新區明遠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起著火事故。
4月3日,晚上9時左右,江蘇泰興市經濟開發區江蘇中丹化工技術有限公司發生火災事故。
不足一個月,先后發生8起重大安全事故,死傷之大,全國為之震驚,部分化工園區周圍的居民甚至出現了恐慌現象。南京實驗室水處理設備上述事故企業所在的園區有我好幾個我曾經去過,感觸頗多,感生命之可貴,嘆事故之無情。雖對事故企業不了解,但對區域的整體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了解。一起事故的背后是幾十起未遂事故和幾百處安全隱患。有果必有因!
2、工業園區安全環保之路
概念:工業園區是政府推進工業化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通過以行政手段劃分特定區域,聚集各種生產企業從事生產活動。企業的安全管理不是獨立存在的,工業園區作為企業生產的載體,直接負責著他的安全環保工作。
2.1我國工業園區發展
從1984年起,我國正式啟動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工作。
1992年,在“三為主、二致力、一促進”的發展方針指導下,不僅開發區和高新區加速實現產業集聚和優化升級,而且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各類工業園區紛紛涌現,形成了工業園區蓬勃發展的熱潮。
2003年和2005年,我國政府對全國范圍不符合規范的產業園區進行清理整頓,數量從6866家減少到1568家。
2010年后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環保規范管理,對重點行業,如化工、農藥、紡織印染等的生產企業必須入園生產,新一輪的園區建設又開始了。
截至2018,中國有各類產業園區22000多家,其中經濟技術開發區219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56家;海關特殊監管區135家;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與其他類型則數量較少,分別為19家和23家;省級各類開發區1170家。
其中,江蘇、山東、廣東三個地區的高新區數量最多,分別為17家、13家和12家,合計占比26.92%。
工業園區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賽迪顧問發布的《中國產業園區發展競爭力百強研究白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類園區GDP總量達到18.62萬億元,占全國GDP比重達22.51%。
2.2 工業企業的遷移
工業園區因其對地方經濟拉動明顯、有效的解決就業問題,各地爭相建設,設立各類工業園區如:經濟開發區、高新產業園區、科技園區、循序經濟園區、生態工業園區、化工產業園區、軟件產業園區等等。
工業園區設立容易,但想要真正的有效運轉起來并不容易,在2000年左右上海、天津、江蘇、廣東、浙江因交通、對外貿易政策、地方鼓勵政策等有效實現產業聚集和人才聚集、形成一批規模大、產值高的工業園區。山東、遼寧因資源優勢(石油),形成了一批以石油加工為主的工業園區。同時期的安徽、河南、河北、陜西、山西、四川等地工業園區在數量上增長不少,但質量并不高,部分園區甚至出現只有三兩家企業生產運行的情況,園區基本沒有相關安全環保配套基礎設施。南京反滲透水處理設備2010年左右隨著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都市圈的發展,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職能逐漸轉變為以金融、商貿為主的高端服務業(北京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工業制造職能逐漸消失,原有的生產企業向周邊城市遷移,2013年后隨著環保形勢越來越嚴,促使發達地區的工業園區不斷升級,加速了低附加值、污染大、基礎條件差的企業從東部向西部和北部遷移。此時我國中部城市和西北部的工業園區才逐漸展現生機(當然還有中西部的發展與開放、沿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等促進因素)。
2.3 深埋的隱患
近年來去安徽、山東、江西、河南等地出差碰到浙江和江蘇企業的概率極高,江蘇蘇北地區則承接了大部分來自蘇南地區的企業。這些地方普遍存在粗放增長、片面追求規模的現象,各地紛紛拋出了誘人的稅收和土地優惠政策來吸引投資,而非完善相關的基礎保障建設,隱患在園區建設之初便埋下。
在2006年,蘇北很多化工園區還處于建設初期,大部分化工企業還沒有真正投入生產,國家環??偩帜暇┉h境科學研究所農用化學品污染防治研究室主任林玉索,在江蘇省境內進行過為期一個月的環境安全檢查。他表示,當時就總體的環境質量來說,蘇北要明顯好于蘇南。林玉索當時曾警告說,“一旦這些化工園區全面建成,環境安全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而這些化工園區的安全不但涉及本地區公眾的生活,更涉及整個長江下游地區的飲用水安全?!?span>
3、責任劃分——誰之過?
爆炸比較直觀容易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爆炸簡單來看是一起企業安全事故,進一步看是企業安全環保管理問題,更深層的區域安全環保管理問題。
安全生產政府監管屬于外因,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的落實屬于內因。
政府監管0分+主體責任落實100分=安全生產100分
政府監管100分+主體責任落實0分=安全生產0分
也就是說,政府監管,再多的會議、文件、檢查、執法,企業行動不到位,結果還是安全生產事故頻發;反言之,如果企業能把安全生產管到位,就是沒有政府的監管,也不會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做安全環保是一個花錢費力的事,我國大多數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如果沒有有效政府監管,靠企業自覺落實主體責任的概率幾乎為零。
說到政府監管,在落后偏遠地區的園區基本上沒有監管能力,大部分企業是他們花大力氣招商引資過來,當地納稅大戶,奉若上賓。為企業“先上車后買票”開綠燈,未批先建沉默應對、企業環保安全基礎設施在項目投產后仍然未建設完畢的也默許開工的現象突出,曾經見過一個園區的污水綜合處理站尚未建設完畢,入園企業便已先行建成并生產。在那段項目“大上快上”時期留下的先天性安全隱患,面廣量大,情況復雜,治理工作浩繁。需要我們對安全環保的歷史“陳帳”進行梳理并采取補救措施,其次嚴格落實政府監管的主體責任。
4、安全環保管理的核心——人員素質
我們常說事故的產生通常包含3個因素:人的不安全行為、物(設備)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通常是選購設備的質量、有效管理以及人的不合規使用等,管理制度也是企業負責人根據業務水平和重視程度而制定,所以歸根結底都在于人的素質。
一個能否安全生產與三類人員素質有關:政府管理人員、企業負責人、一線工人。
4.1地方領導干部的短期行為,急功近利思想,違規審批、許可,甚至為了利益的攫取,非法審批、許可(安全生產事故背后的腐敗問題),致使企業內部、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周邊環境本質安全不符合要求。天津“8·12”爆炸事故就是佐證。
4.2地方管理部門人員業務能力差、監管不到位、從事環保的同事都有這樣的體會,很多地方環保管理人員環保知識少、業務能力差。我國的環保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作為一個輔助部門,工作基本都是為經濟發展服務,幫助企業跑項目,完成各種手續,而非落到實處,進行污染分析和環境影響,環保也被視作一個清閑部門,因此我們發現有不少環保管理部門的負責人是退伍轉業人員,環保專業人員欠缺,直接導致管理能力不足,監管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企業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2018年1月,督察組在江蘇現場檢查了18家化工企業,發現了208項安全隱患問題。其中,天嘉宜公司共有13項安全隱患問題,包括主要負責人未經安全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構成二級重大危險源的苯罐區、甲醇罐區未設置罐根部緊急切斷閥,動火作業管理不規范,苯、甲醇裝卸現場無防泄漏應急處置措施等,如果監督到位,而非僅僅以罰款的形式解決,放任企業繼續生產,這場悲劇完全可以避免。
4.3企業負責人以利益為重,安全環保意識薄弱,安全環保投入基本上不產生經濟價值,少投入甚至不投入的現象在全國都很普遍,比如化工企業的環保投入通常金額比較大,少則幾十、幾百萬,多則上千萬,大型化工廠的投入都是以億計算。南京EDI水處理設備國有企業肩負社會責任,會盡可能完成相關投入,但部分民營企業的投入意愿會差不少,花小錢辦大事,通過與相關部門進行利益往來解決環保問題時有發生,天津“8·12”爆炸事故就是佐證。有些企業寧愿接受罰款也不進行整改,江蘇天嘉宜化工自2018年到2018年共計被罰129萬。但這些罰款對于產值近7億的企業而言可以忽略不計。
4.4企業一線工作人員素質越來越差。企業一線工作人員包括環保人員、生產操作人員、施工人員。隨著人員成本的不斷提高,企業從江蘇浙江等相對發達的城市搬遷至蘇北或中西部欠發達的地區,人員成本大大降低,比如在上海化工園區一線工作人員的人工成本在15000元/人左右,而在蘇北、安徽、山東地區的人工成本在5000-8000元/人,本地城鎮居民、村民當地就業,進入相關企業工作,大部分是初中和高中水平,對安全環保的意識薄弱,不規范的操作現象明顯。曾經在山東一化工廠見過沒有任何防范措施下直接在生產區進行焊接工作,此時廠區異味嚴重,部分地方在進行管道清洗,部分場地油污明顯,現場沒有防火員監督,爆炸風險之大,嚇得我們趕緊逃離。但這或許是他們的工作常態。一線環保工作人員低素質化還導致企相關管理臺賬、管理制度缺失,經常發生找不到環保材料的情況,還有的竟連環評都弄丟的情況,看得出很忙碌很認真,但缺乏相應的專業素養真難以應對如此嚴峻環保工作。企業在江浙地區可能管理的很好,但搬遷到其他園區后,安全環保管理水平大大下降,此外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因管理水平的下降而大幅上升。
5 監管難點——專業人員數量嚴重不足
對于江浙一帶的園區安全環保管理人員不足現象突出,這些地方產業密集,企業數量大,設計行業多,需要有做夠多的人來進行監管。在江蘇某區擁有大大小小300多家企業,環保管理部20多人(包括行政、財務、人事)網格員5名,試問如何監管。其次在環保高壓考核下,越來越多的環保人員要求轉崗,認識的一位南大環境工程畢業的大學生,在環保局基層工作3年后,去年年中轉到了民政局去工作。企業的環保人員離職更是越來越頻繁,讓本就薄弱的環保管理雪上加霜。
但是以個人接觸的園區來看,上海、浙江、蘇南地區的園區管理水平比其他省市園區仍然要高出許多。
6 事故的處理方法
對于化工企業而言,發生著火、爆炸其實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國外的化工企業也常有事故發生,
(今年3月國外發生的爆炸事故)
3月1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卡森市一家煉油廠的原油泵發生火災事故,造成1人受傷。
3月18日,美國北達科他州沃特福德市一處油井發生石油泄漏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3月20日,美國懷俄明州東北部吉萊特一座石油鉆井平臺發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受傷。
3月22日,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Pinecrest社區發生天然氣管道泄漏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3月29日,美國俄亥俄州Shadyside廢水處理廠一個儲罐發生氯泄漏,導致大量人員被疏散。
3月29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西湖化學公司發生鹽酸泄漏事故,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3月30日,印度焦特布爾市一家化工廠發生一起火災事故,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3月31日,英國拜弗利特附近的M25號發生一起柴油泄漏事故,無人受傷。
同樣是著火爆炸,美國和歐洲的傷亡比我國的小的太多,這和我們處理事故的方式有直接關系。
在我國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基本上都是:現場調查、召開緊急會議、事故問責、全面大檢查、各地方開會認真學習“舉一反三”然而接著另一起事故又發生,如此循環,事故并沒有減少。
歐美發達國家目前事故調查所普遍具有的理念是:事故調查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歸咎責任,而是要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從中吸取教訓和總結經驗,及時修正行業標準和管理措施,從而預防類似行業發生類似事故。值得學習!
7、比爆炸更可怕的危害
7.1 健康危害
由于園區和企業在各方面管理的不足,忽視人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部分企業員工長期暴露在有毒有害的氣體環境中,特別是當地40歲左右的企業務工人員,自我保護意識差,在今后的5至10年內,癌癥的發病率將會大大提高,對整個家庭都將是毀滅性打擊。南京去離字水處理設備部分涉高毒物質的企業用工合同不超過兩年,如果在合同期滿幾年后出現職業病,如何鑒別?如何維權?到時候相關企業還是否還存在?都將成為難題。
7.2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基礎建設薄弱的工業園區更是給企業非法排污提供了可趁之機,一但出現嚴重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其帶來的環境影響和當地居民的健康影響將是難以估計的。
安全生產環境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搞“運動式”、“口號式”檢查和整改是急躁情緒、浮躁心態的表現,須科學規劃、從緊安排,有序推進、從嚴落實,把人的基礎工作和基礎建設工作一步步做牢做扎實,這樣我們的事故才會越來越少,我們的天才會更藍、我們的水才會更綠!
- 上一篇:北京垃圾分類新規將出,加大處罰力度 2019/10/16
- 下一篇:厭氧膜生物反應器的基本原理和構造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 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