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宜興:加快推動傳統環保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
【www.51dle.com.cn南京純水設備】近年來,江蘇省宜興作為國內著名“環保之鄉”,以環保專業園區——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為主陣地,依托自身產業集聚優勢和創新資源優勢,加快推動傳統環保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智慧環保產業,通過高端人才引進、企業引進及合作、自主研發等方式,打造了一批智慧環保創新平臺和領軍型企業,在環保物聯網領域基本形成了涵蓋感知、網絡通信、處理應用、關鍵共性及基礎支撐的產業鏈,為推動環保產業轉型發展和建設“環保之都”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智慧檢測平臺,助力環保產業智能升級
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是建立標準化產業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南京工業純水處理設備宜興不斷建設發展檢驗檢測平臺,如國家環保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中宜金大分析檢測和邁斯特檢測等,形成了環保裝備檢測保證高質量產品+環境檢測印證環保裝備高效的閉環,用高標準檢驗監測支撐智慧環境監測監管及環保智能制造,全力推動宜興環保產業的轉型升級。宜興將國家環保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這一原國家質檢總局授權的環保設備類產品質量檢驗、研究和技術服務的法定權威檢測機構,作為檢驗檢測服務的運行主體,不斷提升質量監督,通過“檢測+認證”,一方面引導了宜興企業產品綠色升級,發展高效節能環保產品、研發節能技術,推動企業及產品節能化發展,提升企業產品能效質量;另一方面推動了宜興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升級,助力企業智慧環保轉型升級。
作為與南京大學合資共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江蘇中宜金大分析檢測有限公司,開展環境、農業、漁業、食品等多領域的分析檢測、技術開發、標準制定等各項工作,并具有CMA及CATL資質,是無錫市第一家環境司法鑒定所,主要開展環境損害的司法鑒定業務,始終保證分析檢測方法的先進性、科學性和鑒定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對環境損害的嚴重程度做出科學、合理的鑒定,為相關部門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提供核心司法證據支持,對無錫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對生態文明建設給予有力支撐。位于江蘇省環保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內的邁斯特檢測作為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首批認證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之一,也已為宜興市環保局、華電昆山熱電等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提供了科學公正的基礎數據,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
二、智慧監測平臺,打造環境遠程監測“天眼”
智慧環境監測和監管作為狹義上的智慧環保,在智慧環保領域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其競爭主體主要有IT軟件服務商、環境監測和分析儀器廠商、物聯網企業,從環保IT服務解決方案、環境監控系統以及環境在線監控系統綜合集成等領域分別切入智慧環保市場。近年來,宜興市采取一批企業先行先試,引進并打造環保物聯網領軍企業,培育環境監測儀器下游企業,逐漸形成了涵蓋感知、網絡通信、處理應用、關鍵共性及基礎支撐的智慧環保產業生態圈,助力宜興環保產業的轉型升級。
2012年,宜興引進的天長環保作為我國環境大腦“新一代環保物聯網”的開創者,領導和實施了中國最大的環保物聯網——“環境保護部國控污染源監控中心核心軟件建設項目”,受到了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環保社會組織和行業專家的高度評價和認可,被業內譽為中國環保信息化的“設計師”,其研發的“長天長平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500多個城市的環保部門及排污企業提供了服務。卓易科技也與Intel公司合作,研發出了環境管理及預警“EQMap端到端解決方案”。
目前,這項產品已廣泛應用于社區和景區等敏感區域,以及工地揚塵監測、化工園區環境安全監測等領域,實現了環境質量數據的實時監測、智能分析、決策輔助和應急調度的閉環流程。引進清華大學教授施漢昌的先進技術,培育出環境監測領域的中宜儀器,其研發的微型智能多參數水質監測站通過基于互聯網的水質監測可實現遠端無人值守,已在雄安等地的水質監測與預警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小魚環境通過物聯網平臺對其售出設備進行遠程監控,南通純水處理設備預測設備的使用狀態并實現提前預警維護保養功能。傳統電控企業森維電子也實現了向環保執法物聯網的應用轉型,其研發的環保治污用電監測系統可幫助環保監察部門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監管工作量、提升執法精準度,最終實現治污目標。
三、智慧交易平臺,完善環保產品集采供應鏈
為解決宜興環保銷售主要依靠銷售員跑單模式,銷售渠道成本高、信息交流不暢通及裝備水平不高、供給分散等問題,迫切需要利用互聯網改善痛點,建造一個像京東一樣的專業電商,將宜興大部分環保企業的產品整合在一起,規范標明產品尺寸、型號、價格等,圍繞環保產業裝備交易鏈條,打造“互聯網+環保”的電商營銷新模式和環保裝備供應鏈大體系。為此,宜興通過“宜正環保電商”線上環保交易平臺,建成全國最大的具有公信力的環保產品交易平臺,對符合標準的企業終端產品優先進入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交易,為環保企業提供電子商務服務。同時,引入云鯨網作為環保集采平臺,集采購、電商、金融、銷售等功能為一體,以環保裝備為核心,產品和服務為切入口,通過互聯網直接建立供采雙方的交易關系,并通過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不斷延伸至供應鏈、金融、銷售合伙人計劃、共享資源及租賃、專業人士社區及產權交易等方面。
四、智能制造平臺,提升環保裝備標準化水平
針對環境問題的特殊復雜性和客服需求的個性化,環保智能制造是指隨著數據上移,實現服務數據化—工藝裝備化—裝備標準化—制造智能化。南京實驗室純水處理設備因此,為推進環保智能制造,構建智能制造支撐服務體系“智能制造標準”是基礎。通過提高環保設備的標準化程度,促進其集成化,可降低設備投入和運行費用,實現自動化控制等目標。開展智能制造試點【智能車間(工廠)、標準化工廠等】是重點,智能工廠建設是環保行業信息化實現創新發展的關鍵,既可以提升環保智能化生產水平,也可以鍛煉隊伍、培養人才,提升信息化研發、建設和管理水平,帶動環保企業信息化轉型發展、創新發展。
為推動宜興環保裝備產業真正做大做強,以標準化為抓手進行翻身升級,宜興以環科園為中心,正在全力推進中國生態環保裝備標準化特色示范基地申報建設;同時,園區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如南宜研究院提前布局智能環保,研制如數字化車間,信息化、人工智能等基礎和技術規范,通過標準的發布對宜興環保企業實施智能化升級改造、數字化、信息化生產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此外,園區各類環保企業制訂企業標準超過540項,參與了近30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為宜興環保智能制造轉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一層面,宜興環保產業聚力打造“標準化工場+N個智能制造公司”裝備集成和智能制造體系,由單一的裝備向工藝裝備化、裝備自動化轉型,實現環保裝備附加值。
1.國合基地以信息化智能化融合貫穿、工業產品設計VI+PI、ETV認證+標準化建設及4S工廠建設提升用戶體驗等實現高端裝備制造,同時,聯合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IPA研究所和環科園共建“中德工業智能制造基地”,構建場景展示、技術研究、國際合作及教育培訓多種平臺,研究和推動工業4.0及智能制造技術在環保制造中的落地和實際應用;
2.鵬鷂環保裝備智造園一期建設以PPMI—不銹鋼裝配式污水廠項目和固體廢棄物便攜式發酵設備項目為重點,大力投入智能化生產車間,以工藝與核心裝備的高效耦合,提升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核心裝備的供給水平,實現環保裝備的高附加值。
五、智慧服務平臺,運用智能技術提高運維效率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技術的日漸成熟和飛速發展,傳統的運維技術和解決方案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智能運維已成為運維的熱點領域。通過物聯網能夠對環保設備的性能、故障實時監控,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移動互聯網,使用移動端和PC設備,隨時隨地了解系統設備及工藝處理情況,其中包括性能、負載、故障等情況。南京反滲透純水處理設備通過信息平臺,智能運維,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輔助企業實現工藝優化。環保項目大多都是建完之后需要長期運行的項目,除考慮建設之初的一次性投資成本外,更需要考慮建成之后的運維成本,怎么提高運維效率是關鍵中的關鍵,也是企業的轉型升級的重點所在。宜興環保企業不斷提高企業的運維能力、延伸產業鏈降低內部成本、逐步向資質壁壘高的行業轉型。
環保智能運維項目不斷地得到挖掘,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多。宜興眾多企業從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正在做智能運維服務,比如無錫康宇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的供水設備全壽命周期追溯監控平臺、宜興艾科森生態環衛設備有限公司的遠程監控運維系統、百事德機械(江蘇)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設備及物聯網遠程控制系統、江蘇沛爾膜業股份有限公司的MBR平板膜智能運維平臺、江蘇新奇環保有限公司的新奇云平臺、江蘇裕隆環保有限公司的EGA?智能槽等,均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 上一篇:山西省汾河:重視水污染防治,科學推進全流域治理 2019/9/2
- 下一篇:鋼鐵企業工業廢水概況介紹及處理現狀 20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