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十條”之重點——黑臭水體成因以及治理思路
【www.51dle.com.cn南京純水設備】根據“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公布,截至2018年,全國認定黑臭水體2100個,已完成治理1745個,治理中264個,制定方案91個;其中廣東省認定黑臭水體243個,已完成治理202個,治理中38個,制定方案3個。可見,全國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已取得巨大成效。然而,黑臭水體治理是一個復雜漫長工程,在投入大量資源治理之下,短期內收獲顯效并不稀奇,但要水體長期維持良好并非一件輕而易舉之事,因此本文對黑臭水體治理思路及技術措施進行了研究。
黑臭水體是指視覺上呈黑或泛黑色,嗅覺上散發令人不愉快、惡心氣味的水體。2015年4月2日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5〕17號,簡稱“水十條”),要求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南京純水設備
1 黑臭水體成因與治理思路
1.1 黑臭水體治理思路與路線
根據2015年8月28日住建部、環保部印發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建城[2015]130號)確定的治理路線為:污染源調查→環境條件調查→治理技術選擇→確定治理工程量和預測治理效果→編制黑臭水體治理方案→開展黑臭水體工程治理→評估治理效果。
根據“水十條”,黑臭水體治理應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大方向包括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節約保護水資源、強化科技支撐、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加強水環境管理、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明確和落實各方責任、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但我國地域遼闊,氣候、水文特征千差萬別,故應針對各地區水體情況分區、分類治理,堅持“一河一策”原則。南京實驗室純水設備
治理效果評估應由第三方機構或組織行業專家評議,評估依據包括公眾調查材料、專業機構監測報告、工程實施記錄、長效機制建設情況等。
污染源調查內容包括點源調查、面源調查、內源調查和其他污染源調查(例如污水廠尾水是否超標、工礦企業事故排放等)。環境條件調查內容包括周邊環境特征、水文條件、水體岸線硬化狀況、其他(例如黑臭發生時段、持續時間、投訴情況、影響人數等)。治理技術可概括為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水質凈化、生態修復等技術類型。南京純水設備
1.2 黑臭水體成因與機理
根據污染源類型,外源污染又分為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點源污染一般是由工業廢水、城市生活污水經污廢口排入水體造成的,面源污染主要是因農業污染、降水徑流污染引起的。水體水動力條件不足是因為河道水量不足、淤積、斷流等導致水體循環不足,正如成語“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所說的那樣,水體無法自然循環就會削弱水體自凈能力。
根據研究,水體致黑是由于水體中富含腐殖酸、富里酸的懸浮顆粒吸附絡合了FeS等黑色物質形成的,而水體發臭是因為水體含有硫化氫、氨、揮發性有機硫化物、喬司脒、2-二甲基異莰醇等物質產生的。而水體中形成致黑、發臭物質的原因是水體受到了嚴重污染和水體水動力條件不足所致。水體污染分為外源污染和內源污染,外源污染是由于外部污染物進入水體造成,內源污染是因為底泥中污染物的釋放。南京實驗室純水設備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會加重水體污染,那就是熱的作用,引起熱污染的原因可能是溫度較高的工業冷卻水、生活污水排入,更重要的原因是夏季高溫造成的,因為高溫會提高微生物的活性,進而消耗更多的溶解氧,使水體黑臭。
2 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措施
2.1 黑臭水體治理技術類型
根據技術特點和原理,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分為物化學治理技術、理治理技術、生物生態治理技術三大種類。
化學治理技術是基于化學原理治理水體污染,根據所采用的化學原理又分為氧化法、沉淀法、強化絮凝法等,特點是見效快,但治標不治本。南京純水設備
物理治理技術是基于物理學原理進行治理,又可細分為調水沖污、人工曝氣、控源截污和清淤疏浚等技術。調水沖污即用相對清潔的水置換黑臭水;人工曝氣是向水體中鼓入空氣,增加水體溶解氧含量,加快有機污染物分解;控源截污即通過關閉排污口截斷污染源;清淤疏浚是挖除河道底泥及淤塞物,通過削減內源污染來凈化水體。
生物生態治理技術是利用能處理污染物的微生物、植物、動物等治理水體污染,根據所采用的技術又分為原位微生物制劑修復技術、異位微生物制劑修復技術、微生物激活法、生物膜法、生態浮島植物凈化技術、人工濕地植物凈化技術等類型。相對于物理治理技術和化學治理技術,生物生態治理技術投資少、對環境影響小、安全方便、效果持久,但見效不如前兩種快。南京實驗室純水設備
需要指出的是,單一技術手段的運用很難達到既治標又治本、見效快又持久的目的,應按照系統性、綜合性要求,合理選擇多種技術組合,才能收獲良好效果。
2.2 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措施應用
現以珠三角地區一河涌治理為例,剖析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應用。該河涌全長2.3km,河面寬10~37m,水域面積3.84hm2,河水最終匯入珠江。經調查,沿岸排污口多達137個,每天進入河涌的污水達1萬m3,雨天排入雨污水高達10萬m3,故而河涌水體灰黑、惡臭,水面漂浮懸浮物,水質為劣Ⅴ類。
該河涌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外源污染,生活、餐飲、洗車、醫院、動物養殖、工業廢水等多種污廢水匯入導致水體嚴重污染;內源污染,河水富營養化,底泥污染嚴重;河道護岸為直立硬質護岸,隔斷水陸生態聯系,生物多樣性喪失。南京純水設備
根據河涌污染狀況決定采取分階段治理措施,確定近期治理目標為:水體不黑不臭,水質恢復到Ⅴ類。由于該河涌的功能定位在防洪排澇,為了不影響防洪排澇能力,暫不對原有硬質護岸做處理,近期治理措施包括:上游支涌局部清淤;河涌兩岸排污口截污納管、格柵隔渣;河面垃圾清理;曝氣增氧;投放復合微生物制劑;放養水生動植物。通過對上游支涌局部清淤,減輕支涌河床污染物對主涌污染的影響。截污納管即將排放量大、污染程度高的排污管引至污水處理廠,確保不外排。格柵隔渣是對排放量小、分散、數量多的排污口采用格柵預處理。安排專人長期不間斷打撈河面垃圾。沿涌長方向50m設置一組增氧曝氣機。復合微生物制劑投放分底泥投放和水面投放,并分階段投放,第一階段2d投放1次,第二階段4d投放1次,雨天補投1次。經前期治理后,沿河涌兩側種植水生植物,夏天種紫根小葉葫蘆,冬天種水生狐尾藻,同時放養鰱魚、田螺等。經過治理,初見成效,河涌水質變清,惡臭消除,水質多數時間達到Ⅴ類標準。
黑臭水體是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水環境問題,同灰霾是大氣環境突出的問題一樣,已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但徹底治理黑臭水體是一個復雜漫長的過程,需要綜合各種技術,并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一河一策的思路,有計劃分階段逐步消除水體黑臭,終將長治久清。南京實驗室純水設備
本文由【www.51dle.com.cn南京純水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 上一篇:中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提升全民節水意識,加強用水管控 2019/5/5
- 下一篇:2019年中國水環境治理行業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 20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