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
【www.51dle.com.cn南京純水設備】2019年,江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主要任務為重點推進工業污染防治、城鎮污染治理、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水資源節約保護、水生態環境保護等。各牽頭單位要做好任務分解,建立工作檔案和臺賬;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落實,積極采取措施保障各項任務完成。2019年底前對任務完成情況開展自查和總結。2019年度全省水污染防治開展的主要任務分工,以及2019年需要開展、完成的工作及措施按照贛府發〔2015〕62號文件要求開展。重點工作任務如下:
(一)工業污染防治
繼續排查并及時依法取締“十小”生產項目,防止已完成取締的“十小”生產項目死灰復燃。禁止出現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電子垃圾焚燒等嚴重污染的生產項目。南京純水設備
繼續加強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確保排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工業企業廢水預處理達標,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行穩定并達標排放。
繼續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改造。督促加油站參照《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南(試行)》(環辦〔2017〕323號)的技術要求,繼續更新加油站地下油罐雙層罐或完成防滲池設置,并開展滲漏檢測。雙層罐和防滲池依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 50156-2012)、《雙層罐滲漏檢測系統》(GB/T 30040.3-2013)等標準進行改造。
繼續推進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十大”重點行業專項治理及項目清單的落實,實施清潔化改造。進一步排查未完成清潔化改造的造紙、焦化、氮肥、印染、原料藥制造、制革“六大”行業,對應納入清潔化改造范圍的堅決完成清潔化改造。加快推進有色金屬、農副食品加工、農藥、電鍍等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工作。2019年底前,各設區市完成有色金屬、農副食品加工、農藥、電鍍行業專項治理方案總任務的65%。南京實驗室純水設備
(二)城鎮污染治理
繼續加強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建設,加大設區城市建成區雨污分流改造力度。城市污水處理率均應達到93%以上,縣城污水處理率均應達到83%以上。強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改造及污泥處理處置。2019年底前,設區城市污泥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禁止處理處置不達標污泥進入耕地,禁止新建投運設施不達標運行,非法污泥堆放點一律予以取締。
建設節水型城市。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城市節水評價標準》開展城市節水工作。推廣普及節水器具,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產品、設備。公共建筑必須采用節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節水標準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勵居民家庭選用節水器具。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改造,對使用超過50年和材質落后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地級城市全部達到《城市節水評價標準》Ⅱ級或以上要求。
(三)農業農村污染防治
防治畜禽養殖污染。加強畜禽養殖禁養區監管,防止已關閉或搬遷的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復養。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應根據污染防治和資源化利用的要求,配套建設糞污貯存處理利用設施設備,重點推廣機械清糞、漏縫地板、節水裝置等設施,到2019年底,各設區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利用設施比例達92%以上。大力推廣高床生態養殖、生物發酵床、有機肥加工等工藝技術,堅持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南京純水設備
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按照原環保部《關于下達“十三五”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任務的通知》(環辦生態函〔2016〕109號)和《江西省環境保護廳關于下達2018-2020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任務的通知》(贛環水字〔2017〕39號)等相關文件要求,2019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不少于800個。
(四)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積極治理船舶污染。依法強制報廢超過使用年限的船舶。2019年起,設區市人民政府繼續組織實施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監管制度的運行,繼續實施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水域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通過日常督查、重點抽查、現場核查以及經核實的社會媒體報道、群眾舉報等方式,加大對超過使用年限船舶的監督力度。南京實驗室純水設備
增強港口碼頭污染防治能力。持續推進港口、碼頭、裝卸站及船舶修造廠所在區域污染防治(含垃圾接收、轉運及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生活污水等接收處置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實施。2019年底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應完成方案規定本地區建設內容的75%以上,并通過日常督查、重點抽查、現場核查以及經核實的社會媒體報道、群眾舉報等方式對港口、碼頭、船舶修理廠未達到建設要求或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未良好運轉的情況進行督查。南京純水設備
(五)水資源節約保護
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指標等用水效率評估體系,明確地級行政區年度用水效率控制目標,把節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并按年度實施。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單位和其他用水大戶實行計劃用水管理,實施年度監督檢查,發布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按照重點監控用水單位監督管理要求,把規模以上重點用水單位全部納入地方水資源管理系統,實施嚴格監管。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高效節水灌溉發展,確保完成高效節水灌溉年度目標任務。在市級水資源規劃或節水專項規劃中,將再生水、雨水和礦井水等非常規水資源納入區域水資源統一配置并提出目標要求。2019年,各設區市對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應安裝建筑中水設施。積極推動其他新建住房安裝建筑中水設施。
根據《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實施方案》,落實水(環境)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建設和措施。
推進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根據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實施方案或規劃,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積極推動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實施方案或規劃的實施并開展年度達標評估工作,按照流域機構要求時間報送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的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自評估報告。2019年底前,各設區市內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年度達標評估分數在90分及以上的水源地個數比例高于上一年度。南京實驗室純水設備
(六)水生態環境保護
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范化建設和評估工作。按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 773-2015)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 338-2018),完成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評估,完成縣級以下地表水(鄉鎮級,包括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規模1000噸以上)和地下水型的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確定地理邊界,設置地理界標、警示標志和宣傳牌;提升供水工程水質檢測設施裝備水平和檢測能力,加強水源及水廠水質監測和檢測,鄉鎮級和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規模1000噸以上的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每季度監測一次。
推進設區城市備用水源或應急水源建設,加快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制定與應急能力建設,推進水質自動在線監測站建設。2019年,未完成備用或應急水源建設的設區城市,須啟動備用或應急水源建設。南京純水設備
穩步推進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各設區市按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建城〔2015〕130號)的要求開展黑臭水體整治、治理與修復工作。至2019年底,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南昌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防治地下水污染。開展集中式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補給區環境狀況調查,完成2019年度調查工作,重點完成全省地下水“雙源”清單調查。
(七)強化科技支撐
根據水污染防治工作實際,建立水污染防治先進適用技術指導目錄和完善修訂機制,及時更新并公布適宜本地區推廣的水污染防治先進適用技術;或通過合適的評估,從上級有關部門發布的相關技術指導目錄中,遴選出適宜本地區推廣的水污染防治先進適用技術。各職能部門(如:發改、生態環境、水利、住建、農業農村等部門)在審核水污染治理工程設計方案時,或推廣應用技術(產品)時,應鼓勵、引導項目單位使用指導目錄中的相關技術,采用目錄上的技術進行示范推廣的水污染防治工程數量要占到本地區水污染防治總工程數量的70%以上。
(八)各方責任及公眾參與
1.落實地方管理機制。2019年,列入省級考核的未達到水質目標要求的水體(三洪村斷面、龍南龍頭灘電站斷面、鄱陽湖南昌湖區斷面、鄱陽湖九江湖區斷面、桐車灣斷面)所在設區市人民政府要根據制定的治理達標方案落實年度治污任務、推進項目進度、明確資金來源。南京實驗室純水設備
建立完善重點工作管理臺賬,包括工業污染防治、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城鎮污染治理、農業農村污染防治、船舶港口污染控制、水資源節約保護、水生態環境保護、各方責任及公眾參與等重點工作,準確、完整記錄各項任務及其重點工程項目的進展情況,按季度動態更新。
報送水污染防治工作信息,按照信息報送要求,每單月20日前,向省生態環境廳報送《水十條》實施進展、問題和相關建議。
2.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定期公布環保“黃牌”“紅牌”企業名單,同時將有關信息推送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江西)向社會公示。定期抽查排污單位達標排放情況,結果向社會公布。
未達到水質目標要求的地區要按照《關于強化水體達標方案編制實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定期向社會公布實施進展情況。南京純水設備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及供水單位應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本行政區域內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所有縣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安全狀況信息按季度向社會公開。
地級城市建成區每半年向社會公布黑臭水體治理情況。
在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網站及主要媒體,按季度發布行政區域內水環境質量狀況及其各縣(市、區)級排名情況。
按法律法規、相關規范要求,在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網站公開重點排污單位排放主要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相關信息、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治污設施建設和運行等污染源環境信息。
及時公開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件。
本文由【www.51dle.com.cn南京純水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 上一篇:遼寧省開展渤海綜合治理工程建設 2019/4/29
- 下一篇:廣州水環境持續改善,將新建擴建17座污水處理廠 201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