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進一步改善水環境,積極整治城市黑臭水體
【www.51dle.com.cn南京純水設備】多管齊下治黑臭
蒙蒙細雨中河水靜靜流淌,沿岸楊柳依依、綠樹紅花。這是6月21日上午,記者在安慶市谷橋大溝沿線看到的場景。“每天我都在這里散步,風景很好,心情跟著都會變好! ”正在休閑步道上漫步的市民方先生告訴記者。
幾年前的谷橋大溝則是另一番面貌:由于管網建設不完善,加之環保意識欠缺,沿線一些工廠、企業及居民,直接將未經處理的工業和生活污水直排河中。南京純水設備久而久之,河水變臟變臭,岸邊垃圾成堆。加上城市建設中許多問題日積月累,這條河成為黑臭水體。
“黑臭水體的一個成因是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歷史欠賬,如部分管網未進行雨污分流、污水接入不順暢、工程質量不高等。 ”安慶市住建局城市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張成告訴記者。
2016年起,谷橋大溝治理工程啟動。有關部門綜合運用護坡整治、雨污分流、截污納管、水保治理、岸帶修復等工程措施,整治河道7270米。如今的谷橋大溝清水潺潺,生機重現。
截至去年底,安慶市已基本消除黑臭水體8個,剩余2個的整治工作有望在年內完成。 “有關黑臭水體的投訴和舉報越來越少,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得到了群眾肯定。 ”安慶市人大常委會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宣理平告訴記者。
城郊地區成“軟肋”
黑臭水體整治是一項長期性系統工程,必須全面綜合施策。去年,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成32個督查組,對30個省(區、市)70個城市先后開展3批次專項督查,發現當前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存在控源截污不到位、內源污染治理不當等問題。
黑臭水體整治中“黑了治,治了黑,反復整治,整治反復”的問題,說明一些地方缺乏系統、全面、科學的治理規劃,未能根治黑臭水體。有些地方在整治時,哪段水體黑臭就治哪一段,或者采取臨時沖淤、投撒藥劑等方式,以便短期內見效。這些做法都是治標不治本,容易出現整治反彈。要想根治黑臭水體,必須全流域排查梳理污染源,并進行系統治理。
有知情人士表示,個別地方有意采取清淤、換水等速成辦法,讓黑臭水體得到暫時恢復,以便通過上級檢查。這種急功近利、形式主義的做法,讓真正的“痛點”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由于位于城鄉接合部,沿岸排污口并未納入市政管網,生活污水就地散排,工業廢水、農業面源污染等直排河道,蚌埠市淮上區四十米大溝曾常年黑臭,群眾反映強烈,也給整治工作帶來困難。城鄉接合部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高,導致外源污染物量大、分散,建雨污管網成本高,運行效率低,成為當前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軟肋。
此外,部分企業、群眾的環保意識不強,也給水體整治后續維護帶來困擾。有的企業和工廠仍然頂風作案,向河流內偷排污水。一些市民亂扔垃圾,讓管理者“防不勝防”。沿岸村民的生活習慣一時難以改變,在水體整治初見成效后,隨手扔倒垃圾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
系統治理防反彈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省設區市的226個黑臭水體已累計消除187個,消除比例達82.7%,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為確保實現今年底消除比例達到90%的目標,各地要加快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果。
黑臭水體整治,最終目標是要恢復河流生態,提升水體自凈能力。南京實驗室純水設備為此,安慶市變碎片化治理為水系綜合治理,并同步推進黑臭水體整治,通過實施河湖連通等措施,改變了水環境整體面貌。
“1湖9河”水系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就是安慶市水系綜合治理計劃的一部分。該項目于2017年4月開始實施,對市內的白澤湖、懷湖河、泉潭峽等10條水系進行清淤疏浚、生態護坡及堤防填筑、沿河景觀綠化等。去年6月完工時,已治理湖泊面積1.8平方公里,治理河道總長28.56公里,景觀綠化面積約117.67萬平方米。
“這個項目連通了市內主要水系,提高了水質,構建了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營造出優良的整體環境。 ”安慶市重點工程建設處水環境治理工程建設科科長陳金苗告訴記者。
“防止整治效果反彈的基本方法是通過流水不腐和生物自凈,提高水體自身凈化能力。”于道平指出,城區河溝要保留河道彎曲和灘地,在河道內、岸邊重建河流生物群落,通過生物自凈能力實現長效整治。
2017年9月,總投資1.9億元的蚌埠市淮上區四十米大溝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動工,在長度5.8公里,水域面積約24.4萬平方米的治理區域內,施工方進行了生態護坡、清淤疏浚、市政截污、景觀綠化和生態修復等舉措。針對城鄉接合部黑臭水體整治難題,蚌埠市在四十米大溝整治工程中鋪設截污納管3.2公里,將沿岸各排污口收入市政管網,切斷了污染源源頭。
于道平建議,城鄉接合部的畜禽和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人工作坊等生產項目必須達到環保要求,同時要將固廢和生活垃圾場搬離,并將城郊水系與城區水系連通,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真正實現黑臭水體長效治理。
- 上一篇:加快長江沿線海綿城市建設,探索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 2019/6/26
- 下一篇:探討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技術 2019/6/25